查看原文
其他

榜样 | ​ 爱岗敬业、金融为民的金融科技专家——2021年“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李保旭

新媒体中心 金融电子化 2022-11-29

2021年7月26日,经过72小时,近9000人的共同努力,北京农商银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成功上线运行。作为新一代核心银行项目组组长,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、首席信息官李保旭难掩内心的激动,与大家合影留念。21个月的压力在此刻得以释放。


新一代核心银行项目是北京农商银行紧跟行业发展趋势,启动的重大战略工程,通过对核心系统、柜面系统及100余个外围系统进行全面重构,实现全行企业级业务架构重塑和IT基础运行体系优化提升,为农商行实施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,铸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项目时间紧、技术复杂、组织协调难度大,项目刚开始就受到疫情的冲击。李保旭全面主持该项目建设工作,为确保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,坚持靠前指挥,每天跟踪项目进度,每周召开项目例会,及时推动各项问题的解决。遇到突发问题需要解决时,李保旭都是与项目组一起工作到深夜,确保问题当日清零。项目期间,总共组织召开了100余次项目例会,50余次专题讨论会,解决了2000多个问题。在他科学高效地组织领导下,该项目按期实现建设目标,有力支撑了业务发展。


新一代核心银行项目是李保旭带领团队奋发进取,落实全行科技发展战略,实施的众多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。作为金融科技的专家,李保旭经历了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的各个阶段。2010年加入北京农商银行以来,他理想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,深入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,准确把握金融科技革命和行业变革机遇,坚持科技创新驱动,组织推进智慧银行、移动银行、远程银行、开放银行、流程银行建设,推动全行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跨入了同业先进水平,为北京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做出突出贡献,在助推全行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业绩突出,大幅提升北京农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
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首席信息官    李保旭


实施科技强行战略,

力促全行信息科技跨越式发展

李保旭全面把握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趋势,全力推进科技强行战略,立足农商行特点和长远发展,打基础、补短板,建立并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、软件研发体系、运行维护体系。在他的悉心经营下,北京农商银行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,系统数量由2010年初的不到50个发展到目前的190余个,组织建成亦庄生产中心、空港同城数据中心、上海异地灾备中心的“两地三中心”灾备运行体系,信息系统灾难风险抵御和控制能力极大提升。他十分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科技人员数量由80余人提升至近400人,23%的人员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职称资质,实现人员数量、素质双提升。


在李保旭的带领下,北京农商银行的信息科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,有效支撑并引领了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,他被誉为“北京农商银行科技第一人”。


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,会计集约化运营

和智能银行建设迈上新台阶

在李保旭的精心组织推动下,北京农商银行实施会计流程优化和模式再造,按照“专业化经营、系统化管理、集约化控制”的工作思路,重塑运营体系、优化成本管理、转变服务模式,先后实施了集中清算核算、票据集中提入、远程集中授权、集中后督、参数集中、前后台分离、反洗钱集中、账户集中等八大会计集约化管理工程,建成会计集约化运营平台,实现了前台业务受理、中台处理、后台集中风险防控的新模式,彻底改变了柜面业务手工处理为主的状况,前台服务效率大幅提升,后台风险防控能力和作业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。全行会计集约化处理平台建立后,在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,全行柜员数量由4000余人压降至2200余人,每年节约成本近4亿元,会计运营集约化达到同业先进水平。


李保旭始终站在行业前沿,十分注重智慧金融发展,前瞻性布局互联网金融,大力推进网点智能化改造,注重线上线下融合,打造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渠道。他亲自参与智能银行的流程设计和建设方案制定,强化工作落实,扎实稳妥推进智能银行建设,推动银行传统物理网点由单纯业务操作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。同时,通过加大新一代手机银行、网上银行、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,实现全行手机银行、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客户数量增加688万户,增长35倍。通过不懈努力,北京农商银行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,为客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。


践行金融为民理念,

打通农村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
多年以来,李保旭不改初心,心系群众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守普惠金融理念,以服务“三农”为己任,一直致力于改善京郊地区金融环境建设,组织搭建起城乡区域协同发展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广覆盖、立体化、多层次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。


北京市农村地区地理复杂环境,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,在京郊大多数乡村都没有银行网点,无法享受到最基础金融服务,出现了大量的“金融空白村”。金融空白村的村民要办理金融业务,必须要到最近的网点,费时费力。随着农村老年化的不断加快,留守老人逐渐增多,办理金融业务的奔波更是给这些老年客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。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,李保旭广泛深入农村地区调研,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政策支持下,立足北京“大城市小农业”“大京郊小城区”的市情农情,在“一乡一镇一网点”的基础上,创新性提出“乡村便利店”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,全面负责研制专为农村服务的智能化终端。针对农村地区客户年龄结构偏大、操作机具能力不强、金融知识较欠缺等实际,他提出“智能机具+辅导员”机制,组织基层营业网点与当地村委会合作,选派工作人员作为便利店辅导员,为村民进行手把手的辅导,并宣传普及金融知识,让广大农村群众“足不出村、足不出山”享受北京农商银行安全、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

近年来,李保旭到50余个乡村实地查看和调研乡村便利店的建设情况,及时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,大力做好便利店的优化和推广。截至2021年底,北京农商银行共建成1500余家乡村便利店,填补了全市近600个自然村金融服务空白,满足2000多个村的金融需求,形成北京农村地区数量最多、覆盖面最广、功能最为齐全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,打通了农村金融“最后一公里”,得到市委、市政府和人民银行的充分肯定,受到京郊百姓的广泛赞誉。北京农商银行先后荣获中国人民银行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先进集体”等称号。这一模式,在疫情期间还发挥了特殊功效,通过无接触服务,既满足了山区群众金融需求,又大幅减少了人员流动、降低了病毒的传播可能。

 

参加工作30多年来,无论职务和岗位如何变化,李保旭始终做到平易近人,注重深入调查研究,亲抓实干,坚持与团队共同制定工作方案、共同推进项目建设、共同解决问题,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。在荣获2021年度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后,李保旭谦虚地说,荣誉属于团队,荣誉属于过去,自己将继续与大家一起继续为加快北京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、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努力工作。




新媒体中心:主任 / 邝源  编辑 / 傅甜甜  张珺  邰思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